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开放课题 | 合作交流 | English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站内搜索:
  机构设置  

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海洋南楼401(S401)

分析测试室         海洋南楼413(S413)

甲壳类种质资源库   海洋南楼401、420、421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正文
 
海洋生物学 培养方案(2016年版)
2018-05-30 21:41  

海洋生物学”二级学科

(学科专业代码:070703)2016版

一、学科专业介绍

淮海工学院成立于1985年。2003年食品系与连云港水产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了海洋学院。2005年“海洋生物学”学科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地位日益彰显,海洋特色不断强化。2010年“海洋科学与技术”学科被列为江苏省唯一的海洋类优势学科,学科建设水平全方位提升。2014年开始招收“海洋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学科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教学队伍,其中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8人。1名教师被遴选为江苏省教学名师,4名教师被遴选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人入选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培养对象。建有省级“应用海洋生物学科研创新团队”1支。

本学科拥有“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拥有海洋科学类和相关专业主要中外文数据库,实验室面积11500m2,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多万元。目前,本学科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洋生命科学研究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必须热爱祖国、坚持党的领导,具有健康体魄,热爱海洋,具有敬业精神、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正直诚实的人品。专业上要求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所学方向的最新成果,有坚实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能力,能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毕业后,可在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高新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以及适当的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海洋微生物及其活性物质

2.海洋生物繁殖与遗传育种学

3.海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4.海洋动物免疫及病害学

5.海洋藻类生物学

6.近岸海域生态与环境

7.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

8.海洋生物制药与制品

四、学制

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修学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在完成各培养环节的任务后,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最多只能申请提前1年毕业。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分类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备注

学位

课程

公共

课程

51100300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必修

5112000010

基础英语

1

36

2

5110030010

自然辩证法概论

2

18

1

5112010010

应用英语

2

36

2

专业

课程

5105000010

海洋生物学

1

54

3

必修

5105000020

高级生物化学

1

36

2

5105000030

高级微生物学

2

36

2

5105000040

分子生物学

2

36

2

非学位课程

选修课程

5105000050

海洋生态学

1

36

2

选修≥6

学分

5105000060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

1

36

2

5105000070

结构生物学

1

36

2

5105000080

酶工程

1

36

2

5105000090

水产品化学

1

36

2

5105000100

高级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2

36

2

5105000110

生物信息学

2

36

2

5105000120

生物统计学

2

36

2

5105000130

甲壳动物学

2

36

2

5105000140

贝类学

2

36

2

5105000150

免疫学

2

36

2

5105000170

海洋生物技术进展

1

36

2

5105000180

基因工程

1

36

2

5105000190

海洋生物遗传学专题

1

36

2

5105000200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2

36

2

5105000210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2

36

2

5105000220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应用

2

36

2

5105000230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1

36

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入学后第4学期前4周完成,通过者获得学分。

1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硕士生学位论文完成后、送审前,指导教师对所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所列出的已发表或已投稿论文、其他科研成果以及硕士生个人撰写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2000字心得进行审核,通过者获得学分。

1

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环节

科研素质

考核

按要求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和学术专题研讨。

≥4

本环节考核总学分≥8学分

创新能力

考核

发表学术论文、开展科研实践、参加课外作品竞赛、进行发明创造等。

≥2

补修与自选

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补修2门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并取得及格或以上成绩。硕士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从事课题研究的需要,自行选修课程。自选与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

六、其他要求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士生入学后第4学期前4周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提供书面报告,开题报告由书面报告及口头报告组成。开题报告由学科组采取集中开题形式。开题报告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硕士论文研究工作。开题报告主要针对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恰当、是否跟踪学科前沿进行把关。从开题报告通过到学位论文答辩不少于1学年。

2、硕士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1学年内完成,特殊情况下不超过2学年。

3、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申请答辩之前,必须以淮海工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内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含录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署名顺序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如导师作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作为第二作者,视同研究生为第一作者)。

4、其他环节及要求详见《淮海工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关闭窗口
 
上海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浙江海洋学院
宁波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